地图上表示地貌的方法有哪些,至少四种

曾经的我们
1、写景法:也称“透视法”,是以绘画写景的形式表示地貌起伏和分布位置的地貌表示方法。有一定的立体效果,一目了然,易会易懂,便于复制,但画法具有随意性,缺乏一定的数学基础。现代地貌写景法–根据等高线素描的地貌写景图–根据等高线作密集而平行的地形剖面,然后按一定的方法叠加,获得由剖面线构成的写景图骨架,经艺术加工也可制成地貌写景图–电子计算机应用于制图为绘制立体写景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。
2、地貌晕滃法:是沿地面斜坡方向布置晕线(粗细,长短不同的短线的排列)以反映地貌起伏和分布范围的一种方法。•优于写景法,在于能较好的反映山地范围,但依据晕线不能准确确定地面的高程,测量坡度;图面遮盖太大,干扰其他要素;绘制困难,工作量大。
3、地貌晕渲法:地貌晕渲法是把光影在地面上的分布规律进行归纳总结,在地图平面上用不同色调的浓淡表示全部光影变化,可获得图上地貌的起伏立体感的方法。 其表现形式: 根据三种光照原则分为直照晕渲、斜照晕渲综合光照晕渲 。 按晕渲表现地貌的详细程度划分:全晕渲和半晕渲。 优点:a.生动直观 b.立体感强 缺点: a.不能量测其坡度 b.不能明显表示地面高程的分布
4、分层设色法 根据地面高度划分的高程层(带),逐层设置不同的颜色,成为地貌分层设色法。 分层设色的主要优点: 是使地图在一览之下立刻获得地貌高程分布及其相互对比的印象;其次是它使等高线地图略微有了一些立体感
5、等高线法 以上仅供参考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

蚂蚱
1、按性质划分有地貌类型图和地貌区划图。 类型图着重表示不同等级的地形个体或地形面形态、成因和年龄,图示各类型的空间分布可能相距很远、重复出现; 区划图是以区域为单元进行制图,表示类型组合的地域分布规律和差异。各区域有较大的特殊性,一般在地域上不会重复出现。
2、按比例尺划分有: 大比例尺地貌图,一般用于重点工程,应用地貌实测、航空照片及相关资料编制; 小比例尺地貌图利用各种相关资料和卫星图像在室内编制; 中比例尺地貌图介于前两者之间,重点地区需实地考察。
3、按区域空间可分为: 宇宙空间星貌图、世界(全球)地貌图、洲际地貌图、国家地貌杉、省或区域地貌图等。
4、按内容和用途主要分为: ①普通地貌图,按地表形态、成因和年龄3个基本要素编制的地貌图,为基础性用图,一般都指地貌类型图。 ②部门地貌图,重点表示特殊地貌类型、类型组合及其特殊性质的地貌图,一般按部门地貌分类,如冰川地貌图、冰缘地貌图、喀斯特地貌图、风沙地貌图、海岸海洋地貌图等。 ③实用地貌图,指直接为生产实践或工程设施服务,突出某一内容的地貌图,如农业地貌图、工程地貌图、砂矿地貌图等。 详参:
2021-09-23 17:25:11 731查看 1回答
2021-09-23 17:25:11 618查看 1回答
2021-09-23 17:33:18 687查看 2回答
2021-09-23 17:35:24 1020查看 6回答
2021-09-23 17:53:34 757查看 0回答